Quantcast
Channel: Freedom House - China Media Bulletin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5

中國媒體快報 第108號,2015年9月 (Traditional Chinese)

$
0
0

頭條新聞


特寫     習近平訪美應成放松經濟信息管控契機

莎拉∙庫克
自由之家資深東亞研究分析員,《中國媒體快報》負責人

本文也發表於《金融時報》中文版2015年9月18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9月22日開始對美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屆時美國政府應該尋求解決中國日益嚴苛的信息控制對兩國經濟造成的問題。

中共多年來通過不斷升級和擴大的審查制度來捍衛其政治權力,這樣做給美國經濟造成了數億美元的損失,同時也妨礙了美中關系。中國當局限制美國社交媒體和雲服務進入中國,封鎖美國媒體網站,限制中國觀眾觀看美國娛樂產品。過去一個月來,隨著中國股市新一輪的暴跌,北京方面出於政治動機而實施的審查制度對兩國經濟的影響變得更加突出。

8月24日,上證綜指下跌8.5%,創200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之前的兩個月裡,中國股市已出現多次驚人的下挫,新出現的這次下跌則引發了全球股市拋售,加劇了美國、歐洲和亞洲市場的波動。

中國國有媒體最初的反應是沉默。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頭版、中國中央電視台晚間的《新聞聯播》節目、以及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網站首頁全都沒有提及這次股市重創,這種緘默至少持續了一天時間。與此同時,中國主要的搜索引擎則對越來越多的“股災”搜索結果進行審查和刪除。8月25日早上7時15分的百度搜索結果截屏顯示有500萬條結果,三個小時後,同樣的搜索卻顯示只有290萬條搜索結果。

盡管有這樣強勢的政府控制,許多中國人還是知道了股市遭受重創,並在其他地方尋求更多信息。公眾從國際媒體的報道以及社交媒體上流傳的網友分析中獲得了信息。因此,國家媒體的緘默徒然加深了大眾對政府的不信任,中國消費者和投資者本來就不高的信心也進一步受挫。而這一切偏偏發生在中國試圖鼓勵國內消費、降低對出口依賴的時候。進一步而言,官方審查與小道消息傳播的結合增加了謠言出現的可能性和謠言的威力,很可能導致諸如銀行擠兌或恐慌性拋售更多股票,進一步加重金融危機。

進一步而言,官方審查與小道消息傳播的結合增加了謠言出現的可能性和謠言的威力,很可能導致諸如銀行擠兌或恐慌性拋售更多股票,進一步加重金融危機。

幾天後國有媒體終於打破沉默,報道的核心主線是為政府和黨的高層領導開脫責任。評論人士海瑟•蒂蒙斯(Heather Timmons)和黃喆平整理出了中國國有媒體找到的五個“替罪羊”,其中包括美聯儲(Fed)。

更令人不安的是,當局把股災部分怪罪到記者頭上。《財經》雜志記者王曉璐遭到逮捕,並在在國家電視台上認罪。8月31日,看上去意志消沉的王曉璐出現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中,承認他在7月20日的文章中提供的信息是“私下聽說的”,“造成了市場混亂和恐慌”。但是中國記者同行和媒體觀察者指出,王曉璐所“招認”的做法是世界各地記者慣用的做法。同時,對上證綜指的分析發現,王曉璐的文章發表後,股市其實連續漲了三天。

有分析認為,拘捕王曉璐的真正目的是嚇唬記者,讓他們按官方的意思報道,避免對經濟進行深度調查報道,特別是在許多記者報道天津最近發生的化學品爆炸事故的余波時表現出智慧和違抗的姿態後。根據至少一名閱讀財經讀物的股市投資者的說法,9月的第一個星期,媒體的確讓人感到噤若寒蟬。

經濟報道所感受到的突然壓力代表著官方態度的一個轉變,因為財經媒體和其他新聞媒體相比,很長時間以來一直享受著較大的自由度,可以進行尺度相對比較大、比較獨立的報道。

與此同時,當局在采取措施填補報道上的缺口。一份日期為9月7日的中共文件指示,要通過宣傳報道描繪中國經濟的光明前景,該文件說明了應采取哪些步驟“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包括為“對內對外宣傳”稿件准備選題。

這樣的輿論操縱並非沒有先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2014年的一份報告對300多份審查和宣傳指令進行分析後發現,就受操縱的頻繁程度而言,經濟主題的報道位居第七。但是隨著經濟的放緩,這種輿論操縱的廣度和力度看來都在擴大。這是個危險的趨勢。

經濟報道中的信息自由流動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中共過去一直隱含地承認這個事實,給予財經媒體更大的自由度。但在遇到不確定和危機的時候,保持信息透明尤其關鍵。

如果奧巴馬總統希望為美國、中國和全球經濟做出最有益的事情,那麼他應該向習近平施壓,令其轉變方向,給予市場恰當浮動所需要的透明信息。

【記者王曉璐被迫在中央電視台節目上承認,他7月20日的文章破壞了股市,但在文章發表後的三天裡,股市實際上有了改善。王曉璐的案例被廣泛認為是試圖遷罪並恐嚇財經記者。圖像來源:Quartz】


紙媒/新聞媒體:在對天津爆炸的報道中,調查報道和微信發帖占據主導

8月12日晚上大約11:30,天津濱海港口區離一片居民區不遠的一個儲存有毒化學物的倉庫發生了一系列巨大爆炸。這起工業事故最終導致150多人死亡,造成百萬美元計的損失,並使得成千上萬居民暫時無家可歸。但與6月份發生的長江游船翻船事件不同,這一次,盡管官方試圖限制非官方信息源的消息,社交媒體和商業報紙在報道中一馬當先,向公眾提供了重要的消息更新。幾位觀察人士將此活躍景像與2011年溫州動車翻車的報道相提並論(見《中國媒體快報》第32號)。

爆炸發生幾分鐘後,社交媒體上就有人發帖報道,包括圖片和錄像。許多網絡和傳統媒體很快展開了報道和積極的調查,許多人將之看作是與官方審查搶時間,知道審查干預一定會如期而至。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網易、騰訊、和商業網站界面、諸如《南方周末》和《財新》這樣相對市場化的媒體、甚至受政府控制更多的《新京報》都發表了自己的調查報道,對爆炸的原因、出事公司的人員以及他們的政治人脈、以及可能存在的官員失職提供了關鍵信息,有時是抗拒政府指令而這樣做。在收集數據以及傳播這兩方面,傳統媒體都表現出了大膽和智謀,包括使用無人飛行器和衛星圖像獲得圖片,通過反復的頭版頭條報道以及微信發帖傳播。在天津爆炸事件中,微信的作用似乎超過了新浪微博。

官方在對這一危機的信息管理上采取了慣常的做法。8月13日,國家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發布了審查指令,指示媒體只能使用新華社通稿和其它“權威”消息來源,並禁止記者在個人社交賬戶上發表信息,命令將爆炸報道和圖片從頭條以及編輯推薦等顯著位置撤下。根據對新浪微博刪貼進行實時監測的香港大學Weiboscope,同一天,微博刪貼增加了十倍,在接下來的許多天刪貼量持續高於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國家喉舌媒體試圖把報道救援中的英雄事跡作為報道主體,或干脆對爆炸視若罔聞。爆炸發生後次日,天津電視台照常播放電視連續劇,而不是提供全時報道。當一個缺乏准備的官員尷尬地無法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時,中央電視台中斷了對一個新聞發布會的現場報道

這樣的做法看來是增加了公眾的不信任和憤怒,促使許多人到其它信息源尋求信息。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的韓笑引述一套初步的微信統計數字說,“8月13日中國媒體機構的微信公號上有1,674篇關於天津爆炸的文章,其中55篇被閱讀了10萬次以上(其中不少被閱讀了100萬次以上)。”

這場悲劇的公共性質、它的規模以及它對中產家庭的重創給中國媒體提供了一個機會,使得它們可以搶在審查者之前,以這幾年來日益鉗緊的控制下很難見到的方式為大眾提供新聞服務。


新聞媒體: 閱兵激發威嚴感、愛國主義情緒和審查

9月3日,中國舉行了多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閱兵,慶祝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驅除日本侵略者的勝利。年長的老兵與現役士兵、軍車和飛機參加了這次閱兵。閱兵場面盛大,經高度排演,是對現代中國的強大進行的慶祝。但是它也充滿了諷刺。習近平在他的講話中17次提及“和平”,並宣布裁軍30萬,但是閱兵展示了核導彈以及其它最先進的武器,與此同時,大量中國人到日本度假,人滿為患。許多中國觀眾對閱兵感到振奮,贊揚閱兵本身,或者從家庭記憶出發反思中國的長足發展。但社交媒體上也有許多人批評國家在經濟放緩的當前在閱兵上的巨大耗費,審查者甚至刪除了那些搞笑的帖子和圖像,這表示他們很緊張。

雖然不少中國人對閱兵做出了發自內心的正面反應,共產黨卻不敢大意,在閱兵前和閱兵期間強化了審查。根據專門跟蹤刪貼的Free Weibo,閱兵當天,新浪微博上最熱的話題是閱兵,刪貼最重的話題也是閱兵。多個來源報告說,很多VPN和其它翻牆工具都遇到了阻礙。由位於加州的《中國數字時報》披露出來的中共審查和宣傳指令,指示網站在8月24日至9月5日期間要仔細審查所有網上新聞和跟帖,“不得出現攻擊黨、國家、制度內容,”“要積極將正面陽光的網民跟帖置頂推廣。”


新聞媒體:谷歌試圖為中國建立經審查的應用軟件商店

位於美國的技術新聞網站“Information”9月4日報道說,互聯網巨人谷歌正在尋求許可,早至今年秋天為它的Google Play應用軟件商店設立一個專門的中國版本。這一擬議中的網上應用商店將不上架被中國政府認為不能接受的手機應用,如同蘋果公司此前對它的應用軟件商店所做的那樣。此舉可以改善谷歌在中國的市場,其安卓手機操作系統在中國雖然很普及,但卻沒有給公司帶來多少收入。即使政府許可,谷歌在中國可能還是會處境艱難(見《中國媒體快報》第106號)。八月份,據說谷歌新的母公司“字母公司”在上網幾個小時內便被專事互聯網審查的中國防火牆封鎖。2010年,谷歌出於安全考慮以及不願滿足中國政府的審查要求而從中國撤出其搜索引擎。


香港:報紙編輯的攻擊者被定罪,雨傘運動領導人受到檢控

在兩個涉及香港新聞自由和法治的案件中,襲擊一名著名報紙編輯的歹徒8月20日被判罪;8月27日,香港2014年雨傘運動中的三名學生領袖被指控犯有非法集會以及其它相關罪行。

2014年2月襲擊前《明報》總編輯劉進圖的兩名歹徒葉劍華和黃志華被判有罪,各獲19年徒刑。他們告訴法官說,他們每個人獲得了10萬港幣(約$12,900)酬金,但他們拒絕透露誰下令行凶。這兩人用切肉刀襲擊了劉進圖,他的後背和腿受了重傷。這一事件在香港引發了抗議,公眾要求強化對新聞自由的保護(見《中國媒體快報》第101號)。

被起訴的三名學生領袖是學民思潮共同創始人以及很快成為2014年雨傘運動代表人物的黃之鋒、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前秘書長周永康、以及現任秘書長羅冠聰。他們因在導致雨傘運動爆發的一系列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而被檢控,特別是衝入有圍牆的香港政府總部外的“公民廣場”。盡管受到了這些檢控,黃之鋒告訴記者說,他一點也不後悔占領公民廣場的舉動。如果被判有罪的話,他有可能面臨最長五年的刑期。

黃之鋒、羅冠聰和兩名反對派活躍人士7月14日被控在2014年6月的一次抗議中“妨礙警務人員”。在那次抗議中,他們燒毀了中國國務院發布的香港白皮書。8月28日,這四人在法庭應訊,要求永久擱置聆訊。如果獲准的話,他們將不會面臨審判。對這一申請的聽證定於10月進行。

在這兩起針對活躍人士的案件中,律師支持者都指出,指控在事件發生滿一年後才提出,這令人懷疑這些指控的目的是威懾雨傘運動一周年時發生新一輪的抗議。同樣參加了去年抗議的學民思潮成員林淳軒質疑為什麼去年被錄到毆打手無寸鐵的抗議者的警察仍然未被檢控,暗示檢察官在使用雙重標准。


中國之外:邦喬維, GitHub遭受攻擊,以及維人記者的兄弟們

中國共產黨的信息管控與政治敏感常常會在中國以外產生影響。以下是過去一個月裡發生的幾件事,可以說明這一現象:

  • 邦喬維的中國巡回演唱突然取消:《洛杉磯時報》9月9日報道說,美國流行樂歌星邦喬維首次中國巡回演唱離在上海以及北京的演唱會只差幾天的時候被取消。巡回演唱主辦機構AEG Live Asia 在其新浪微博賬號上宣布了這一消息,只說是出於“意外原因”取消並給已經購票的粉絲提供退款。中國網民猜測說,中國官員可能聽說了在邦喬維2010年在台灣的演唱會上,一個錄像背景顯示了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中國當局之前曾經禁止那些對支持西藏自由的歌星,即使這樣的表示發生在中國之外。在唱片銷售收縮的時代,這樣的限制對歌星是一個損害,會導致他們在共產黨政治敏感的問題上進行自我審查。
  • 中國軟件開發工程師被迫刪除代碼後,Github遭到網絡攻擊: 8月25日,位於美國的電腦代碼倉庫GitHub遭到了阻斷服務攻擊(DDoS),導致連線問題。網站很快開始修復工作,並在四小時內恢復了服務。GitHub三月時曾遭受一次大規模阻斷服務攻擊,那次攻擊的來源被追溯到中國境內的服務器。人們認為這是中國政府的一種新工具,研究者們稱之為“大炮”。 那次攻擊顯然是針對管理《紐約時報》中文網以及反審查組織GreatFire.org內容的GitHub服務器,這兩個網站均被中國當局封鎖。最近這次攻擊的來源眼下還沒有確定。但是,它發生於兩名設計翻牆軟件的中國開發人員從GitHub上刪除了他們的翻牆軟件GoAgent 以及ShadowSocks代碼後幾天。他們顯然是受到中國當局脅迫後這樣做的。恐嚇軟件開發人員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新的現像。雖然這兩名開發員刪除了他們的代碼,但其他GitHub用戶克隆了被刪除的代碼以便保存這些工具。這也許是網站招致阻斷服務攻擊的原因。
  • 美籍維吾爾人記者的兄弟被審判:8月19日和25日,美國政府資助的自由亞洲電台維吾爾記者肖赫來∙霍休的兩個生活在新疆的兄弟被控“危害國家安全罪”和“泄露國家機密”開庭審判,盡管他們既不是記者也不是活躍人士。至九月中為止,法庭還沒有宣布判決。這些檢控被廣泛認為是出於政治動機,中國當局試圖以此讓肖赫來∙霍休停止在美國報道新疆。在對新疆的突發報道中,肖赫來一直起著關鍵的作用。近年來新疆地區民族關系趨於緊張,鎮壓頻繁,審查極其嚴苛。肖赫來的另一個弟弟去年因類似指控而被判五年徒刑。美國國會議員已經多次與中國當局提出這一家人的案例。

未來看點

  • 習近平訪美:看美國總統奧巴馬是否會就習近平上台後鉗緊審查、打壓公民社會做出公開評論。就中國國內的媒體報道而言,看看中國是否會有選擇地刊登講話內容,掐去現場直播中任何意外發生的事情,包括總統提到中國惡劣的人權記錄時。看中國政府是否會更加嚴控翻牆工具,因為在習近平訪美期間,網友可能會極有興趣閱讀被封鎖的美國媒體報道。
  • 天津大爆炸報道:一方面,在這樣一個艱難時刻,中國媒體在天津爆炸中的出色表現對記者的專業士氣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2011年溫州動車事故後出現類似的社交媒體分享和記者抗命,以及2013年初發生的《南方周末》反審查抗議,都引發了更加嚴格的掌控,共產黨試圖重新獲得控制。看微信是否會出現新的限制(包括對媒體公號的限制)、記者是否會受到莫須有的指控(如王曉璐案件)、審查者是否會繼續回溯性地刪除有關調查報道。
  • Google Play: 看谷歌是否真的會在今年秋天為它的Google Play應用軟件商店設立一個專門的中國版本。果然如此的話,有下列問題值得我們探究:哪些應用中國用戶無法購買?是否與蘋果下架的應用類似?谷歌的自我審查是更嚴還是更松?網友反應如何?2010年谷歌搜索引擎撤出、2014年谷歌郵箱被加劇封鎖的時候,網友均一片哀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5

Trending Articles